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發布時間:2014-10-09 02:58:35 來源:圣寵寵物 作者:admin 點擊:236次

類別:溶血性疾病
醫學名: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特征: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簡稱AIHA)是指由某種原因導致體內產生抗紅細胞抗體而引起的一種溶血性疾病。犬和貓都能發生。
◆病因
- 原發性AIHA又稱特發性AIHA,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免疫細胞的調節障礙有關。
- 繼發性AIHA常繼發于貓白血病病毒、巴爾通氏體(Haemobartonella)和鏈球菌等感染,淋巴瘤、淋巴肉瘤和白血病等惡性腫瘤,青霉素、頭孢菌素、磺胺類藥物、硫代二苯胺和苯妥英鈉等藥物作用,系統性紅斑狼瘡、自免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自身免疫病。
◆發病機理
體內產生抗紅細胞的自身抗體是發生AIHA的關鍵所在。導致自身抗體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個是外來因素改變了紅細胞的抗原性,形成紅細胞自身抗原,導致紅細胞自身抗體的產生;另一個是某些因素使免疫活性細胞失去識別自身紅細胞的能力而產生異常的自身抗體。自身抗體生成后,在補體的參與下,通過Ⅱ型超敏反應使紅細胞破壞,引起溶血性貧血。
體內產生抗紅細胞的自身抗體是發生AIHA的關鍵所在。導致自身抗體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個是外來因素改變了紅細胞的抗原性,形成紅細胞自身抗原,導致紅細胞自身抗體的產生;另一個是某些因素使免疫活性細胞失去識別自身紅細胞的能力而產生異常的自身抗體。自身抗體生成后,在補體的參與下,通過Ⅱ型超敏反應使紅細胞破壞,引起溶血性貧血。
AIHA的自身抗體分為溫凝集素(溫抗體)和冷凝集素(冷抗體)兩類。
- 溫抗體主要是IgG,系與抗原結合能力弱的不完全抗體。溫抗體在血清中濃度很低,大多吸附在紅細胞表面,在37℃時免疫活性最強,能使紅細胞凝集和破壞,致發溫抗體型溶血病。
- 冷抗體主要是IgM,系完全抗體。冷抗體在血清中濃度高,吸附在紅細胞表面,在32℃以下活躍,0~4℃的低溫中活性最強,能使紅細胞凝集和破壞,致發冷抗體型溶血病。
- 冷抗體中有少數IgG,在低溫條件下可使紅細胞迅速溶解,故又稱冷溶血素,能引起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癥。
◆癥狀與診斷
AIHA的臨床表現通常與進行性貧血的病程有關。
AIHA的臨床表現通常與進行性貧血的病程有關。
- 溫抗體型。多為原發性,常呈慢性經過。犬的臨床特征是進行性貧血,結膜蒼白,精神沉郁,倦怠,厭食和煩渴。心動過速,呼吸迫促,淺表淋巴結腫大,脾腫大,有時發熱。實驗室檢查可見溶血性貧血的變化,抗球蛋白試驗(直接Coomb’s試驗)陽性。
- 冷抗體型。多為繼發性,常呈急性經過。突出癥狀是末梢部皮膚發紺和壞死,尤其是鼻端,耳尖和尾端。在氣候寒冷的季節病情加重,可形成壞疽和永久性病損。在溫暖季節也可發病,常出現一時性血紅蛋白尿。實驗室檢查時,貧血變化不如溫抗體型明顯,常有白細胞增多,冷凝集素試驗陽性。
◆治療
首選藥物是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或強的松龍每日每千克體重2毫克,分2~3次口服,或每日每千克體重1毫克混入葡萄糖鹽水中靜脈滴注;地塞米松2~4毫克/千克肌肉注射,每天1~2次,直至臨床癥狀緩解。應注意停藥后有復發的可能。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摘除脾臟。
相關閱讀
在線解答
咨詢中心
熱門專題
全國咨詢熱線:
400-656-8818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牛堡屯新站北行50米
E-mail:3410650365@qq.com
微博動態:
微信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