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忠實的狗朋友做了什么
從狼到狗,到底有哪些改變?
或許狗現在是人類最忠實朋友,但是很久很久以前它們可是野生動物。狗源自狼,1978 年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在以色列北方Natufian 文化一萬多年前的遺址中曾經發現老人與四五個月大的小狗合葬的墓。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狗搭擋記錄。 1997 年另一篇長達三十頁所以我沒念完的研究報告針對當時新找到的兩只也來自Natufian 文化遺址的狗化石進行分析,發現這些早期進入人類生活的狗,在外形上已經開始有了一些改變,嘴已經不像狼那么長了,大尖牙也變小了。
人對身邊的生物總會進行篩選,嫌玉米只有指頭大就把它們育成現在的麥克風模樣,不喜歡黑黑的鯽魚就把它育成現在長相及顏色千奇百怪的金魚。那當年受人們敬畏奉為神的使者的狼,究竟怎么樣進了人的社會?和人一起生活后狗兒到底出現了多大改變?這些問題如果要想從化石里找出答案來,著實不容易。
我們換個新時代的玩意兒來找答案,如何?于是基因體定序技術上場了[3]。這項幫助人類更了解自己(一點點)的技術,現在剛好可以用來幫我們回答這個問題。一群主要來自瑞典的研究人員用了個簡單的策略來找答案:把狗的基因找出來跟它們的狼祖先的基因相比,就知道這段生活中,人的篩選到底留下了什么特質的狗。雖然聽起來這個策略簡單易懂,但是解基因體序列可不是件簡單的工作。舉個例子來說,做這個研究就像派十萬人進圖書館里,要每個人隨機選書隨機選頁抄一頁出來交,然后你再從這十萬頁沒有記錄從哪本那頁里抄來的手稿堆里想辦法拼出整間圖書館的收藏。最終這組研究人員抄完了狼和狗的所有基因,組出了基因體序列,然后比較了這兩個物種的基因,看看從狼到狗到底改變了哪些基因(你可以先暫停兩秒鐘猜一下)。
經過序列比對和演化分析后,他們發現在狗的基因體序列里有36 個區域的基因有受過篩選的痕跡。在這36 個區域里有19 個區域里的基因跟大腦的功能有關,其中有8 個和中樞神經系統發育調控有關,這些有可能是造成狗和狼行為不一樣的改變,讓我們有辦法共同生活。在這36 個被改變的區域里另外有10 個區域的基因功能讓人很意外,這些基因負責的是竟然是淀粉和脂肪的代謝!我們自己會在春假抱著甜點薯條鹽酥雞窩在沙發上當馬鈴薯,難道我們的祖先也是這樣對待無辜的狗狗嗎?如果你這樣想,那你應該是有認真反省自己假期不當行為的上進青年。不過回頭一想,狼本來就是吃肉的肉食性動物,如果硬要跟人住在一起,人可沒準可以天天打得到肉給它當晚餐的。在人的生活里農耕和采集來的植物會是比較穩定的食材,所以在這些食物的篩選后還能跟人繼續住在一起的狗,就得在淀粉的消化上多下點功夫了。
相關閱讀
- · 培訓寵物美容費用多少
- · 學寵物首席行為美容師賺錢嗎
- · 寵物從業資格培訓學校
- · 合格的寵物美容師需要具備什么?
- · 寵物美容大概學多久
- · 寵物美容師工資一般多少
- · 自己學寵物美容怎么樣
- · 寵物美容可以自學嗎?
- · C級寵物美容師都學什么
- · 北京的寵物美容學校怎么樣
在線解答
咨詢中心
熱門專題
全國咨詢熱線:
400-656-8818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牛堡屯新站北行50米
E-mail:3410650365@qq.com
微博動態:
微信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