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對沖突的回避行為根據環境改變
在一項2010年的匈牙利的人犬關系研究中,研究員發現狗能依據處境,對同一種人類行為作出不同種類的回應。在不同的處境,狗會使用不同的沖突回避行為回應人類的威脅行為。
社會動物通過群居取得優勢,但也付上群體成員沖突這一代價。因此,一個能在不同處境中避免沖突演變成傷害性攻擊互動的機制是維持一個穩定群體的不二法門。狗的社交游戲往往容易引發沖突,因為構成游戲的行為元素包括交配、捕獵、打斗等互動動作,有可能令玩伴誤解而產生沖突。因此,游戲訊號是個重要的游戲特定行為,旨在讓同伴分辨現時互動是否游戲性的。狗的這些訊號行為也是人類所能觀察到的。先前的研究觀察到人類在人犬游戲時也有游戲訊號的行為,而這些人類訊號也是狗所能觀察并了解其意義的。在狗的馴化歷史中,人犬在組成穩定的生活群體時,狗需要解讀人類在人犬互動時的各種行為,選擇繁殖賦與了它們這種能力。以前的研究確認了這個事實:對著同一陌生人的友善和威脅行為,狗能迅速切換反應。在本文介紹的研究中,研究者進行了更深入的實驗,去調查狗如何在游戲及非游戲處境中,面對來自主人和陌生人的友善及威脅行為時如何調整行為。
共有37只家庭犬參與了實驗。實驗安排了游戲和非游戲處境,在游戲處境中,人類參與者(主人或陌生人)會先和狗玩一分鐘拔河游戲,然后進行友善接近(用友善的聲線說著話,目光柔和地看著狗的眼睛,挺直身軀以正常速度接近狗)或威脅性接近(不作聲,狠狠瞪著狗,雙手放背后彎身慢慢接近狗)。完成第一次接近,則再玩半分鐘,再作第二次接近(使用和第一次相反的行為),最后以玩一分鐘作結。在兩次接近時,研究員紀錄了狗的邀玩行為(后腳站直前腳向前趴)、眼神回避行為(撇頭)、發出聲音(吠叫或低吼)、走開、護物行為,并作出評分。
在非游戲處境中,狗被一條1.5米長的繩栓在樹,人類參與者站在起點,然后進行友善接近或威脅性接近。完成第一次接近,則人犬再回到各自起點,再進行第二次接近(使用和第一次相反的行為),最后人類參與者回到起點并呼喚得到解放的狗過來。在兩次接近時,研究員紀錄了狗的邀玩行為、眼神回避行為、發出聲音、走開(甚至扯繩)、尋求接觸行為(容許人摸頭甚至搖尾并主動舔人),并作出評分。
為了不至于給狗過量壓力,接近會在狗展現恐懼或攻擊征狀時中斷:試了三次仍無法讓眼神回避的狗望向人類參與者、狗離開人類1.5米、狗吠叫或低吼過4秒、狗意圖攻擊人類(邊吠叫或低吼邊走向人類)、狗作出邀玩行為。
在游戲處境中,狗對主人和陌生人的反應并無顯著差異。在面對威脅時,跟面對友善接近相比,狗較多進行邀玩行為和發出聲音,并較少出現眼神回避;走開及護物行為則無顯著差異。
在非游戲處境中,跟面對主人威脅相比,狗對陌生人威脅作出較多眼神回避和較少尋求接觸行為;但走開和發出聲音無顯著差異。在面對人類威脅時,邀玩行為極之罕見;跟面對友善接近相比,狗較多發出聲音和作出眼神回避,并較少尋求接觸;走開則無顯著差異。
比較游戲處境和非游戲處境,面對主人威脅時,狗沒有因處境不同而有反應上的顯著差異,它們都傾向容忍或尋求接觸(容許人類在游戲處境最后取得玩具和在非游戲處境摸頭) 。但面對阿生人威脅時,狗雖然傾向在游戲處境中容忍,卻在非游戲處境中傾向攻擊或回避(人類無法摸到狗因為狗不斷作眼神回避或發出聲音或走開)。在游戲處境面對威脅時,比起在非游戲處境面對威脅時,狗作出更多邀玩行為。
研究結果確認了狗靈活切換行為以對應不同對象、不同行為及不同處境的能力,這幫助狗在馴化歷史中適應和人類的共同生活。威脅下的邀玩行為和眼神回避都是沖突回避行為的一種,但在不同處境下使用卻有不同效果。一般認為瞪著對方對狗來說是種展示支配地位的儀式,因此意味著敵意。避開眼神接觸是一種回避這類危險沖突的方法。然而,在游戲處境下突然出現威脅,這對狗來說是個曖昧不清的社會狀態——到底行為者是否真的有敵意呢?因此狗傾向不作出眼神回避,而是增加邀玩行為的展示,以確定現在的處境——我們不是正在玩嗎——并意圖引導人類行為變回游戲行為。
對對象的熟悉程度也影響沖突回避行為的選擇,保證自己的安撫意圖被認為在緊密有感情的關系中也是種有利的沖突回避行為,因此研究結果可見到狗比較容忍主人的威脅,容許主人接觸。
在兩個處境的接近程序中表現出邀玩行為的犬只數目
相關閱讀
- · 培訓寵物美容費用多少
- · 學寵物首席行為美容師賺錢嗎
- · 寵物從業資格培訓學校
- · 合格的寵物美容師需要具備什么?
- · 寵物美容大概學多久
- · 寵物美容師工資一般多少
- · 自己學寵物美容怎么樣
- · 寵物美容可以自學嗎?
- · C級寵物美容師都學什么
- · 北京的寵物美容學校怎么樣
在線解答
咨詢中心
熱門專題
全國咨詢熱線:
400-656-8818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牛堡屯新站北行50米
E-mail:3410650365@qq.com
微博動態:
微信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