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皮膚真菌病的介紹及防治
發布時間:2014-09-05 09:25:18 來源:圣寵寵物 作者:admin 點擊:331次
犬貓皮膚真菌病也稱為淺表真菌病,是由一類寄生于動物體表的真菌侵害犬貓的表皮及被毛、腳趾等角質化組織而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犬貓患皮膚真菌病多數表現為瘙癢、皮屑,并引起被毛的脫落和折斷,嚴重影響犬貓的外觀和健康,并且能在犬貓和人之間交叉感染,是一種常見的人獸共患病,也給人類的公共健康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犬貓的皮膚真菌病雖不如病毒、細菌病等嚴重致命,但其臨床發病率很高,且治療周期長,易復發,需引起足夠重視。
真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尤其是對干燥的抵抗力。在日照或0 ℃下可存活數月,犬小孢子菌在干燥環境中可存活13個月甚至能保持長達5年的感染力。
2.濕度大可以促進真菌病發生
各類真菌對濕度的需要量不同,適量的大氣濕度可以促進真菌繁殖和產生毒素,大部分真菌在95%~100%相對濕度中生長良好,在相對濕度80%~85%條件下生長不良或停滯;少數真菌可在高滲透壓的基質上生長繁殖(陸承平 2007:391)。
3.日光和紫外線對真菌有抑制作用
日光和紫外線對真菌的影響包括誘導反應、抑制作用和向光感應。大多數真菌在白天或黑夜都能生長。380~750 nm波長的可見光對真菌生長沒有顯著影響,但對孢子的形成和釋放有重要作用;大劑量的紫外線或X線對真菌有抑制作用。
4.長期使用抗生素后更容易發生
長期或大量食用糖皮質激素或抗生素后,皮膚真菌病更容易發生。糖皮質激素使機體對外界的防御水平降低,體表真菌群在使用大劑量抗生素后發生了微環境的改變,造成了優勢真菌的過度生長,使皮膚病發生率增高(尋欣國等 2012)。
5.真菌病的種類
臨床上將致病真菌分為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皮膚真菌病是由寄生于犬貓等動物被毛、皮膚、爪等組織中的真菌引起的各種皮膚疾病,在醫學上稱為癬,呈世界性分布,包括小孢子菌屬、毛癬菌屬、表皮癬菌屬。本病是人獸共患病,人多由于接觸寵物而受到感染,親動物性的皮膚真菌是主要的病原體(Nenoff et al. 2012)。Noël 等(2011)研究發現犬貓等寵物的皮膚寄生蟲或病原真菌可能作為淺表人畜共患致病菌傳染給人類,犬小孢子菌和須毛癬菌是普遍發生的兩種真菌。Kano(2012)認為在日本,人的皮膚真菌病來源于動物,該病最常見的病原體是犬小孢子菌,貓的孢子絲菌病應該預防和及時治療,因為它很容易傳播給人類。
犬的皮膚真菌病主要是由小孢子菌屬的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孢子菌和毛癬菌屬的須毛癬菌引起,分別占70%、20%和10%左右;貓的皮膚真菌病主要由犬小孢子菌引起,占98%,石膏樣小孢子菌和須毛癬菌各占1%(參都哈西等 2011)。近年來馬拉色菌的感染也引起了足夠的重視。
6.大部分健康動物都攜帶致病真菌
大部分健康動物都攜帶有致病菌,真菌的存在并不一定就會引起發病,真菌只侵害處于生長期的毛發。健康動物皮膚的防御屏障作用使真菌無法正常生長,只能黏附于皮膚或被毛之上,機體條件一旦發生變化,就會有發病的危險。李天偉等(2007)從80只健康犬上分離出真菌,其檢出率為100%,但都并未表現出臨床癥狀。馬曉平等(2012)對雅安市50只健康犬體表進行真菌調查,發現真菌檢出率為100%,健康犬體表真菌分布以腹部最高,以背部最低。
7.發病呈季節性
犬的皮膚真菌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于春秋季及溫暖潮濕的天氣。犬小孢子菌病全年均可發病,一般在3~9月份發病率高,而10月份至次年2月份發病率低;石膏樣小孢子菌的發病率一般在7~l1月份最高,而在12月份至次年6月份降低;須發癬菌全年都可發生,發病高峰在11、12月出現(劉拂曉 2008:15)。
8.傳播方式
皮膚真菌的傳播方式是接觸性傳播。通過污染的物體如犬貓的梳子、刷子、鋪墊物等傳播,或通過動物間的互相接觸。在一些犬場中,犬只數量較多而且密度較大時,皮膚真菌也可通過空氣傳播。一些虱、蚤、螨等體外寄生蟲也是傳播途徑之一,動物身上的腐食酪螨通過叮咬和排出的糞便就可以傳播和感染犬小孢子菌(Berk et al. 1976)。此外,大、小家鼠對須毛癬菌的傳播,土壤對石膏樣小孢子菌的傳播都起到一定作用。
9.發病影響因素
a.不同年齡、品種的犬發病率不同。
b. 成年動物與幼齡動物相比不易感染真菌,究其原因,是由于隨年齡增長,動物機體的生理機能增強,毛發的生長更換,皮脂的分泌增加,以及機體對真菌抵抗力的提高(Moriello and DeBoer 1991)。
c.一般長毛犬比短毛犬更易發病且全身感染居多,如金毛獵犬、牧羊犬等易感;而短毛犬發病較輕、較少,一般僅局限于四肢、趾間,如吉娃娃犬、斗牛犬等。
d. 皮膚真菌病的發生與遺傳因素也有一定關系,蓋翠霞(2012)指出波斯貓就對皮膚真菌非常敏感。
10.康復后很長時間不會再感染同種真菌病
患皮膚真菌病的犬康復后,對同種真菌病原菌具有一定抵抗力,一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再次感染。皮膚真菌病屬于自限性疾病,有的犬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患皮膚真菌病病程持續1~3個月后,臨床癥狀可自行消退或自愈(段君 2010)。
11.研究實例
自 2012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金芝貴, 金 劍等人對 758 例皮膚病犬貓進行臨床調查分析,對皮膚真菌病的發病率、發病時間、發病犬貓年齡、品種、性別等資料進行整理、統計分析。結果顯示,調查共發現犬貓皮膚真菌病 387 例,占臨床犬貓皮膚病的 51.06%;皮膚真菌病發病時間主要為 6、7、8 月;發病品種主要為貴賓犬、金毛獵犬、薩摩耶犬、長毛加菲貓、長毛家貓等長毛犬貓品種;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 4 歲以內多發,而小于 1 歲的幼齡犬貓發病率最高,占發病總數的 52.71%。通過臨床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確診 234 例犬貓皮膚真菌病。129 例犬皮膚真菌陽性病例,其中,Wood 燈檢出率為 72.87%,顯微鏡檢出率為 62.79%。105 例貓皮膚真菌陽性病例,Wood 燈檢出率為 62.79%,顯微鏡檢出率為 83.81%。
治療
對診斷為患皮膚真菌病的犬貓,分別采用外用藥耳膚靈(點擊鏈接電梯直達)、耳特凈、皮特芬、舒膚、真菌康-50、伊曲康唑注射液、真維寧和復合維生素 B 進行治療。
結果表明:
在治療外耳道真菌病時,使用耳膚靈和耳特凈的有效率分別是 93.75%和 92.31%。
治療局部及全身真菌病時,單獨使用皮特芬、舒膚、真菌康-50 的有效率分別是 63.63%、55.56%、85.71%;
伊曲康唑注射液、復合維生素 B 注射液配合真菌康-50 的有效率是 89.28%;
伊曲康唑注射液、復合維生素 B 注射液、真菌康-50 配合 Michlo 香波的有效率是 92.31%;
伊曲康唑注射液、復合維生素 B 注射液和真菌康-50 配合 派奧潔香波的有效率是 92.11%;
真維寧、復合維生素 B 口服藥和真菌康-50 配合 Michlo 香波的有效率是 93.55%;
真維寧、復合維生素 B 口服藥和真菌康-50 配合派奧潔香波的有效率是 92.86%。
對外耳道真菌感染和局部小面積皮膚感染病例可選用局部外用藥,對全身感染和慢性大面積皮膚感染病例以全身治療為主,輔以局部用藥,配合抗真菌香波治療皮膚真菌病治愈率最高。治療可選擇含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成分的抗真菌藥物。
【參考文獻:曾月妍 犬貓皮膚真菌病的調查與臨床診療研究】
相關閱讀
在線解答
咨詢中心
熱門專題
全國咨詢熱線:
400-656-8818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牛堡屯新站北行50米
E-mail:3410650365@qq.com
微博動態:
微信動態: